正月初八,周一。
九部,会议室中。
杨小涛一脸欣喜的坐在主位上,看着一旁王灿介绍着众人,心里是抑制不住的高兴。
“杨部,李书记,叶院长,这三十位同志都是我们的精英骨干啊,你们可得好好照顾好啊!”
等王灿介绍完,宋老在一旁开玩笑说道。
杨小涛立马点头,“宋老,您放心,我们九部对待工人同志绝对是一碗水端平,一视同仁。”
“而且,对待特殊人才我们还会给予特殊关照,保证让同志们安心无忧的投入到研究当中。”
说到这里,杨小涛看向众人说道,“对于大家的安排,我们第九机械工业部将会成立通讯卫星研究所。”
啪啪啪
掌声响起。
不少人听到杨小涛这样说,原本木楞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。
他们不在乎在哪儿工作,他们在乎自己干的是什么。
只要能够继续研究卫星,在哪儿都一样。
“在座的诸位就是研究所的一员。”
杨小涛继续说道,然后看向王灿,“同时,任命王灿同志,成为研究所的所长,带领大家继续研究。”
随后又是热烈的掌声。
有杨小涛拍板决定,在场的众人心里都是松了口气。
如今又宣布了王灿作为他们的所长,这心就更踏实了。
不少人也放下先前的成见,做好融入九部的准备。
先前中科院公布这件事的时候,就引起了轰动。
其一,九部这段时间的成绩有目共睹,九部的实力在几个机部中也算是不俗,尤其是在新兴领域里展现出强大的潜力。
其二,九部对待新鲜事物研究的支持态度跟力度,也是国内少有的存在。
其三,九部的护犊子也是出了名的,尤其是杨小涛这家伙,当年一句话,整个四九城半数的工厂工人跟着响应,直接将那些娃娃学生给压了下去。
到现在为止,那些学校里还传着各种各样的流言呢。
这进了九部,只要不犯错,可以说比在中科院还安全。
最后就是九部的待遇了,能够成为九部的研究人员,待遇自然不会差了哪去。
这样好的环境,要说不心动那才是怪事呢。
最后还是宋老出面,带着陈芳王灿将人员筛选两遍,最后才选出来三十人。
不过这三十人在有心人眼里,只要稍加琢磨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。
凡是被选中的,基本上都是平时在中科院不太爱说话,交际也不多的人。
而且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肯干活。
简而言之,就是老实本分。
众人猜测,这应该是九部给出的条件。
但他们却不知道,这一切都是宋老跟陈芳的主意。
他们这样做目的很简单,将核心的人员送去最安全的地方。
在他们眼里,九部的研究院比起中科院安全多了。
其他的不说,你看过谁家保卫处有坦克的?
至于态度,最起码对待九部的工人也要比中科院的学者好吧。
见面会结束,杨小涛就让韩三凤过来接手,带着王灿一行人去了研究院,杨小涛则是跟陈芳宋老一起进了办公室。
刘丽雪熟练的端茶倒水,娄晓娥在一旁整理着文件,新年开始,事情特别多。
“你们真打算做这个卫星?”
宋老端起茶杯喝了口,一旁的陈芳也看过来。
“嗯,事情到了这一步,要是不做的话,我们的卫星电话怎么办?”
杨小涛淡定的说着,当然还有一句话没说。
未来是信息的时代。
通讯卫星必须要做。
而且这玩意越多越好。
“这玩意不好做,尤其是花钱跟流水似的,你要做好心理准备。”
宋老见杨小涛如此肯定还是开口提醒道。
杨小涛听了默默点头,然后拿起桌上茶杯,“技术方面我倒是不担心,毕竟咱们有成功的经验,现在又有陈伯王叔他们帮忙,做出来应该不成问题。”
杨小涛这样说也是有信心的,毕竟国内的能人还是很多的,尤其是现在的人都怀着一颗报国之心,哪怕面对没有接触的研究项目,也肯俯身研究。
正是有这么多默默付出的科研工人,杨小涛才有这底气。
可随即杨小涛又露出一抹愁容,“但这成本也太高了!”
听杨小涛这样说,宋老和陈老都是齐齐点头。
“是啊,这成本确实不少。”
陈芳感慨一句。
虽然没有明说,但上级的态度变化他们还是能够感受到。
对于科研卫星的研发事业,已经没了当初的那种热情与投入。
当然,并不是上级不想做,而是现如今国内的情况决定的。
国内基础建设还没做好,温饱问题还没解决,教育,医疗甚至农业上都需要大把的钱来支持建设。
更不要说军事力量的建设了。
哪哪都需要钱啊。
他们中科院该做的都做了,也有了荣誉,为国争光了,也该,歇歇了。
陈芳这样想着,宋老也是差不多心思。
要不是突然窜出来个九部,他还真想就这样隐退算了。
可九部的出现,让他多了个选择。
多了个借鸡下蛋的选择。
“对了,宋老,陈伯,这总是说花费很大,投入很大的,可到底花了多少?你们这有数吗?”
杨小涛突然问道,他也想得到个参考值。
两人对视一眼,随后宋老开口说道,“如果说,单纯的制造一颗卫星的话,倒也还行。”
杨小涛有些听不明白,然后就听宋老继续说道,“第一颗东方红投入研究、生产的资金有两个亿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